欢迎您来长合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职场指南 > 简历指导 > “世界工厂”里别样的文学书写
“世界工厂”里别样的文学书写
作者: 时间:2025/6/14 阅读:16次

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它打开了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从农村到城市身份转换的丰富情感和记忆。这种文学书写,被称为打工文学(也称“劳动者文学”),包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独特的思想命题,由此成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份特殊精神纪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东莞是中国打工文学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国际制造名城东莞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资料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从一个香飘四季的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国际制造名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聚集东莞,在这里工作、生活、感受、碰撞,形成了特有的打工文学现象。植根于东莞广阔的创作土壤,不少“打工作家”从产业工人中走出,书写身边的故事,创作了大量的打工题材文学作品,让“东莞制造”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肌理。

2002年,东莞市文联创办了打工文学期刊《南飞燕》,编辑出版了一批打工文学作品选,东莞打工文学创作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大量打工文学作品在《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十月》《诗刊》等杂志发表、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选刊转载。此后,涌现了王十月、郑小琼、塞壬、阿薇木依罗、丁燕、刘大程、莫华杰、周齐林、穆肃、洪湖浪、池沫树、袁有江、陶青林等知名打工文学作家,荣获全国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重要奖项。伴随着一批打工文学精品的产生,东莞打工文学作家群强势崛起,从东莞走向全国,成为中国文坛一道亮丽风景。

一直以来,东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关注支持打工作家的成长。如率先在全国打破户籍制度限制,出台《农民工作家、艺术家入户东莞实施方案》,帮助成绩突出的农民工作家、艺术家落户;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先后对100多位农民工作家、艺术家给予创作生产扶持、精品奖励、作品发表补贴等资金支持;依托东莞文学艺术院,签约扶持50多名“打工作家”在莞扎根创作;成立打工文学创作培训中心,建立覆盖广、多渠道的孵化培育机制,帮助广大流水线上的文学爱好者成就作家梦。

新世纪以来,东莞还成为中国打工文学的研究重镇,来自安徽农村的“打工文学评论家”柳冬妩独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先后荣获第五届、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奖项;出版全国首部“打工诗歌”研究专著《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粤派评论视野中的打工文学》入选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资金项目。来自江西的胡磊,在《中国作家》《南方文坛》《当代文坛》 《民族文学研究》发表大量“打工文学”研究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摘介。

(著名作家李敬泽对话东莞打工文学作家。资料图)

“打工文学”经历了从粗粝、浅薄走向成熟、深刻的成长过程。而今天,中国语境下“劳动”概念正走向多元,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和丰富的写作经验,成为打工文学创作的“能量源”,也为新时代的劳动书写赋予了长久的生命力,作家的叙事视角和人物精神状态也有新的转向。

2023年出版的《无尘车间》里,作家塞壬在写作上也做了很多尝试,力图突破以前“打工文学”作品中单一的“苦难”描写。2023年10月,作家丁燕历时十二年创作的“工厂三部曲”系列作品《工厂女孩》《工厂男孩》《工厂爱情》,由中国工人出版社于正式出版。在她的作品中,打工人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以前工人可能最大的诉求就是非常在意工资收入多少。但是现在,故事人物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千万人,汇集成一座城;一座城,成就了千万人。展望未来,作为外来人口大市,东莞将继续聚焦筑牢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思想基础,书写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经验,开辟大湾区文学的新境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

责编:张永群

编辑:孙岱 张雪瑜


来源:光明日报
热门推荐